马存利 : 煤炭资源开发中的清洁生产机制及政策法律问题(2009年年会论文)

日期:2017-04-18 12:00: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分析,得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在煤炭开发利用中推行清洁生产机制的必要性结论,并根据我国当前煤炭行业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我们必须坚持“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方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实施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清洁生产;煤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

 

中国煤炭资源相当丰富。根据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统计的数据,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0345万亿吨。 基于目前油价高涨不下,且石油供应的不稳定因素,加上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这一格局将不会改变。 然而在煤炭大量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那种生产工艺低下、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的做法己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煤炭企业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引入清洁生产理论,积极推行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改善环境质量。200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各个企业必须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以煤炭为基础能源”的方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机制,实施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概述及在煤炭开发中的适用

(一)清洁发展机制概述

清洁发展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 CDM) 是发达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在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合作共赢机制。CDM 项目源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人类集体对策。为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挑战, 1994  年3 月2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1997年12 月, 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 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都议定书》。为帮助发达国家履约, 《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一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温室气体减排互助合作机制, 即清洁发展机制(CDM) 。在这种机制下, 一方面, 允许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的项目, 并用这些项目所产生的低成本的“可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ERs)抵消发达国家的部分减排义务; 另一方面, 针对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能够减少或避免排放温室气体的项目,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足够资金而无法开展的情况,通过CDM项目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得先进技术以及急需资金。发达国家在国内减排一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所需的成本约为65欧元,而通过CDM项目在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只需7~8欧元,减少了80%以上[1]。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CDM项目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CDM对合作双方是“双赢”的,因而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合作共赢机制。

目前,CDM项目已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统计,2006年全球碳减排交易额达到了300亿美元,比2005年的年交易额增长了1倍以上,预计两年后将增加到每年400亿美元[2]

(二)煤炭清洁生产的意义与实践

 1.煤炭清洁生产的意义

 (1)清洁生产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清洁生产不单是一种防治污染的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生产模式。它克服了传统模式的缺陷,是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对末端治理(“末端处理”)而言,清洁生产是一大进步。在人类防治环境污染的长河中,“末端治理”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工业化的加速,“末端治理”显露弊端。首先,处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高,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第二,“末端处理”有时不是“彻底的”处理,而是污染物转移,不能根除污染;第三,“末端处理”不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而清洁生产却扬弃了这些弊端,力求把废物变废为宝,提高煤炭资源的产出和利用率。

 (2)清洁生产能促使煤炭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化

 企业的形态和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全新工艺过程所决定的。而企业的工艺过程又受制于企业的目标。清洁生产为企业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并最终实现无废生产。要迈向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合理定位产品,优选生产过程,革新生产工艺,精打细算,实现节能、降耗、减污,不断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保持机构精干,最终能促使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3)实行清洁生产,可以排除环境污染的困扰,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热带雨林缩减,土地沙化加剧,淡水紧缺,能源不足、矿藏减少、物种丧失、臭氧层破坏等。这些问题不仅成为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而且日益危及人类的生存。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可以大面积、大批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重新整合,恢复受损环境,使人类排除当今世界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困扰,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2.煤炭清洁生产的实践

 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是将煤炭开采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应用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断改进煤炭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推行清洁生产是解决我国煤炭行业的环境问题,生产安全合格的产品,实现煤炭开采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贯穿生产全过程控制和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控制。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清洁的能源输人,清洁的煤炭开采环境,清洁的煤成品。弃物处置全过程控制包括煤炭行业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综合利用过程。煤炭工业发展清洁生产技术,目前主要是洁净煤技术。(1)大力发展煤炭的洗选加工,提高煤炭产品质量,增加煤炭入洗比重;(2)发展型煤,改进煤炭燃烧方式;(3)提高煤炭工业转换电力比重;(4)推广水煤浆的应用范围;(5)积极开发煤的气化技术;(6)尽快发展煤炭液化技术。

 

二、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清洁生产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清洁生产的类型

1.煤炭气化

煤炭气化是煤炭转化技术研究一个重要部分。煤炭气化不仅是中国未来能源产业的重要出路,更是当前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煤气化技术对中国的意义:(1)煤气化技术对中国石油战略的重要意义:替代石油;(2)煤气化技术对中国环境安全的重要意义:清洁能源。

我国结合引进技术的工业实践,逐步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气化技术,但也走了不少弯路。我国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十五”规划中,各方都强调要推进煤炭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煤炭气化技术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是煤炭化工合成、煤炭直接/间接液化、IGCC技术、燃料电池等新洁净煤利用技术的先导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煤炭气化技术分地面和地下两种。煤炭地下气化开采的产业综合性越强,开采的成本就明显下降,获取的综合效益就越大。煤炭地下气化开采产业较为灵活,可大,可小、可民营经营、更利于大产业经营,投资少、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投资利用率高。

在洁净煤发电领域,国外已普遍采用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多元料浆气化技术在这一领域也将大有作为。此外,该技术也适用于其他用煤制合成气、燃料气等行业。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多元料浆气化技术建成的大型煤化工装置。

2.煤层气

煤层气是煤层本身自生自储式的非常规天然气,世界上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层气资源,中国煤层气资源量达36.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中国煤层气可采资源量约10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023亿立方米,可采储量约470亿立方米。全国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内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等四个含气区,其中晋陕内蒙古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为17.2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是一个能源重化工基地,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它是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最具潜力的地区。具有减排潜力的行业包括煤炭、冶金、焦化、化工等产业部门,减排的重点对象有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山西省煤层气储量极其丰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与探索,山西煤层气已进入大规模工业应用阶段。把煤层气开发利用做成CDM项目,既能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又可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目前,经国家批准的山西省CDM项目有50多个,其中甲烷回收利用项目有15个。已有多个境外机构有意向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在晋城煤业集团,世行签署了600万吨CO2量。

 

表1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山西CDM 项目[3]

项目名称

温室气体GHG

项目业主

国外合作方

年减排量

山西晋煤集团120MW

煤层气电厂项目

甲烷回收利用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World Bank (Prototype Carbon Fund)

3 000 000

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公司项目

燃料替代

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

 

160 803

阳泉煤业( 集团) 90MW瓦斯利用发电项目

甲烷回收利用

 

山西阳泉煤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XIS Environment &

Infrastructures(英)

2 131 515

 

阳泉煤业( 集团) 氧化铝煤层气利用项目

甲烷回收利用

 

山西阳泉煤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XIS Environment &

Infrastructures(英)

1 064 270

 

山西阳泉市国泰耐火材料厂小规模燃料转换项目

节能和提高能效

 

山西华奥达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Kommunalkredit 公共咨询公司(奥)

 

14 795

 

山西阳泉市南煤化工厂小规模燃料转换项目

节能和提高能效

 

山西华奥达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Kommunalkredit 公共咨询公司(奥)

 

14 796

 

注: CO2e 表示二氧化碳当量, 即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折算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煤制油(煤直接液化)

我国开展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其目的是由煤生产汽油、柴油等运输燃料及芳烃等化工原料,主要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承担。经过近年的努力,己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煤直接液化、油品提质加工和分析检验实验室,通过对我国上百个煤种进行的煤直接液化试验,选出了数种适合于液化的煤,液化油收率可达以上,并对个别煤种进行了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条件研究开发了高活性的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利用国产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煤液化油的提质加工研究,经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和重整等工艺的组合,成功地将煤液化油加工成合格的汽油、柴油和航空油。

1997年3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德国公司正式鉴定了关于云南先锋煤液化厂可行性研究项目的协议,原化工部第二设计院参加了部分工作。在中德双方共同努力下,并完成了云南煤液化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的云南先锋煤液化厂年处理(液化)褐煤257万吨,气化制氢(含发电17万KW)用原煤253万吨,合计用原煤510万吨。液化厂建成后,可年产汽油35.34万吨、柴油53.04万吨、液化石油气6.75万吨、合成氨3.90万吨、硫磺2.53万吨、苯0.88万吨。[4]

2006年2月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奠基,以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为核心技术,是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延续项目,也是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首个间接液化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863”高新技术项目。项目已通过山西省发改委的立项审批,并报国家发改委核准备案。[5]

(二)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清洁生产的经验总结

1.对煤炭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共伴生矿物利用率现状无从考证,综合利用技术尚未完全过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一些共伴生矿物还无法进行大规模具有经济效益的开发利用,综合利用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较低。
    2.原煤入洗率低。对开采的原煤进行洗选加工不仅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煤炭品种,而且是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无效运输,降低环境污染,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运输能力十分紧张,但煤炭的无效运输又非常严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原煤入洗率很低。目前我国原煤入洗率在24%以下,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是最低的。目前我国的大中型选煤厂大都能注意环境保护,基本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选煤厂闭路循环达到了90%,大型煤矿的矿井水外排达标率85%。但在为数众多的小型煤矿、乡镇煤矿却不容乐观。还有很多非法的煤矿采用土炼的方法,极大地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

(三)原因分析

1.没有实施清洁生产标准。目前煤炭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还是空白。没有标准,工作就没有方向目标,也无法定量评价工作成果。

2. 国家清洁生产优惠政策没有向煤炭行业倾斜。就煤炭行业整体而言,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生产水平低下,多数中小型煤矿没有经济和技术实力开展清洁生产,需要国家一定的政策扶持。

3.对清洁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煤炭企业清洁生产意识不强,认为清洁生产只是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而提出的一项措施,对于清洁生产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认识不足,因此缺乏清洁生产的动力。
    4.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煤炭行业既是艰苦行业也是危险行业,与其他行业比较难留住人才,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造成部分企业清洁生产方案无法实施。

5.清洁生产存在技术、信息、资金等障碍。现有技术条件落后,缺乏清洁生产技术支持,技术力量不足,清洁生产技术创新、转化和转让、交流机制未形成。缺乏清洁生产必要的资金支持及相关的经济政策,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所获得的完整的实际经济效益不清楚。对清洁生产信息管理重视不够,存在信息交流障碍,缺乏清洁生产的信息支持。

 

三、我国煤炭开发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的政策与法规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等政策、法律规范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严格产业准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力水平,保障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煤炭产业政策》[6],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煤炭产业政策》第七条规定:“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促进人与矿区和谐发展。”

建立实施清洁生产认证制度,鼓励引导煤炭行业进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清洁生产认证是自愿认证制度,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自愿进行认证,通过第三方的证明和监督,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在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优先选用认证企业的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改善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清洁生产认证还可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市场的份额,以此促进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IS014000环境管理认证的实施,有利于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与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一致的。它强调了污染预防、全过程的环境管理与控制及实施标准,可加速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风险和环境费用。清洁生产应与ISO14000结合并互相促进,使清洁生产推行具有更好的制度保障。

(二)制定有利于煤炭行业清洁生产的具体政策与法规

1.在调整煤炭行业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与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煤炭行业清洁生产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将推行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规划纳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中。加快制定与促进煤炭行业清洁生产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清洁煤产品管理体系及其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清洁生产机构建设等。同时要健全执法监督体系,依法管理,引导和规范企业的清洁生产行为。

2.国家利用经济杠杆对清洁生产企业予以鼓励和扶持

中国的环境政策及手段大多是“强制型”的,其执行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环境保护中运用补贴等手段并不少见,如美国环保局(EPA)曾经拨出专项资金奖励开展清洁生产的小企业,用以鼓励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法国成立专门机构对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补贴和研究经费的资助,资助幅度达10%~50%;各国都采取多种经济手段激励企业从事清洁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的第一个清洁生产条例—《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7]中明确规定:对清洁生产达标的企业,可按企业当年所得税增长部分的50%,通过财政支出奖励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并且在税务和物价上予以优惠。 《清洁生产促进法》第六条规定 “国家鼓励开展有关清洁生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组织宣传、普及清洁生产知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应当制定有利于实施清洁生产的财政税收政策”。此外,还可配套实施经济惩罚性政策,如征收有害原材料和产品的附加税等,奖惩并重。

3.实施公众参与,利用消费者市场督促煤炭企业

公众参与是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推动力。应建立公众参与清洁生产的制度,保证公众有权获得清洁生产信息,通过公众参与、社会舆论、公众评议等方式促进企业积极、自觉地实施清洁生产,开展以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宣传和培训,改变单纯从生产终端考虑污染控制的传统观念。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实行企业自愿或强制的环境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企业如实申报排污的种类和数目以及在哪个环节产生怎样的污染,并向公众公开其环境行为和环境目标、环境计划,公众具有知情权。

 

四、结论与展望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随着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及城市化的加速,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过程中的“瓶颈”。随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污染源“末端治理”己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清洁生产可从煤炭生产的源头抓起,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煤炭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且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清洁生产机制能促使煤炭企业的生产走向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总之,洁净煤技术是跨世纪利国利民的新技术,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要保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洁净煤技术作为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消除环境因素对大规模使用煤炭的制约。只有这样,煤炭工业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才能使煤炭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作者简介:马存利(1975),男,山西交城人,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硕士。

[1] 杨健:《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创造巨大效益》,《人民日报》,2006-10-28 (10)

[2] UNFCCC. Further Guidance Relat ing to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EB/ OL ] . http :/ / cdm. unfccc. int/ index. html , FC2 CC/ KP/ CMP/ 2006/ 10/ Add. 1 ,2006210230.

[3] 梁丽彤, 胡益之:《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山西煤层气开发》,《煤化工》,2008年第1期,第8页。

[4] 煤炭网,http://www.coal.com.cn/CoalNews/ArticleDisplay_84768.html 访问日期:2002-6-26

[5] 国家发改委.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奠基, http://www.sdpc.gov.cn/nyjt/zhdt/t20060228_61270.htm. 2006/02/28.

[6] 国家发改委.煤炭产业政策(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1/29/content_7168087_1.htm, 访问日期:20071129日。

[7]《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19991029日太原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19991130日山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上一篇: 王太高:潮汐能开发利用中的行政管制研究(2011年年会论文)

下一篇: 史玉成、王慧:论市场化机制在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基于GHG和TGC交易市场的考察(2008年年会论文)

友情链接
行业协会
媒体机构

“扫一扫”

进入手机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