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3-11 12:00:00
《中国环境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征文活动启事[截至5月1日]
(2013-3-9 0:41:03)
《中国环境法治》年刊是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组织出版的一本环境法学术集刊,以研究历年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为主旨,吸纳当前环境法治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的热点研究,为广大致力于中国环境法治研究的学者、从事环境法治工作的人士提供平台,为全社会传递环境法治研究和实践的动态过程和最新成果。
为落实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理念,厘清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问题,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境法治》年刊特举办“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有奖征文活动。
征文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为主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权、环境司法、环境犯罪、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司法与执法协同保障等问题展开。可以是理论探讨,也可以是具体案件分析及对策建议;可以是对他山之石的介绍,也可以是本土或地方经验的总结。本次征文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获奖作者可获得奖金、证书,并有机会参加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专题研讨会。
论文篇幅以10000字至30000字为宜,需附摘要、关键词,注释体例采用脚注,具体格式请见附件。
本次征文截止日期为5月1日。征文统一提交电子版至environmentallaw@sohu.com。
中华环保联合会
2013年3月4日
(编辑 魏渝萱 柏林)
附件:《中国环境法治》引证体例
1.请附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7个关键词。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的观点,并且能够独立成文。
2.本刊不执行CAJ规范,而采用传统的脚注方式,具体参见以下范例。
例一:莱斯利.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王思远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例二:董淑华,黄贞姬:《古代汉语表现的语义特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150-153页。(注意:需要标明引用的期刊页码)
例三: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科技日报》1997年12月13日第5版(注意:需要注明引用的版次)。
例四:徐道远,符晓陵,寿朝辉:《混凝土三维复合型断裂的FCM和GR》,涂传林主编:《第五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和强度学术会议论文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24页。
3.请提供作者简介,其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例如: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